食品伙伴網 | 食品有意思 關于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發課程,打造烹飪教室,這所學校打造勞動教育新樣態!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23-02-20  來源:肥城教育發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核心提示: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和教育部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》的先后頒行,對大中小學如何實施勞動教育完成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。如何在學校層面因校制宜,科學實施勞動教育,肥城市白云山學校結合校情,創造性地開展勞動教育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和教育部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》的先后頒行,對大中小學如何實施勞動教育完成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。如何在學校層面因校制宜,科學實施勞動教育,肥城市白云山學校結合校情,創造性地開展勞動教育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開發課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讓勞動教育的順利實施有載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學校以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 (試行)》為指導和遵循,圍繞“誠以正身,學以生趣”的辦學理念,構建了“一體兩翼”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體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“一體”是指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三位一體,精心設計開發了“農耕課程”“養殖課程”“加工制作課程”“內務整理”等12個大類34個小項的勞動教育課程群,借助勞動教育清單細化實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“兩翼”是指“勞動實踐”“勞動反思”兩種學習方式,學生通過“設計、制作、試驗、淬煉、探究”和“展示、討論、演講、辯論、評價”,提升勞動素養,為勞動教育的落地與順利實施,提供了課程層面的科學保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建好基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讓勞動教育的順利實施有場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“租、建、合”解決場地難題,讓勞動教育“居有定所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:在學校北側租借土地作為學生開展農耕課程的實踐基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:在校內投資40余萬元新建了能同時容納45名同學上課的烹飪教室、豆制品加工作坊、木工教室、育蠶室、養殖園、百花園等專用場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:堅持資源整合、一室多用,比如高標準打造的烹飪教室,同時用于開展面食課程;室內體育館、學生餐廳也是編織課程、面食課程的教學場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配好專用器材,讓勞動教育“有米下鍋”。投資20余萬元,為各勞動教育專用教室及室外勞動基地配齊了所需器材和物品。校外農耕基地,新建了“農耕工具用房”;烹飪教室,配備了冰箱、烤箱等整套常用工具,學生只需根據教學內容自備主要食材…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抓好教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讓勞動教育的順利實施有引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新時代勞動教育,有著特有的新內涵、新方式。學校借助專業閱讀、專題培訓、專項比賽等形式,提升教師的課程認識水平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閉環管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讓勞動教育的實施過程有保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1.師資閉環管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學校采用雙向選擇的方法,同時聘請傳統手工藝人義教輔助教學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在課程實施中采用“教師不動,輪換學生”的方法,即“鐵打的課程流水的兵”,既保證了學生勞動課程的豐富多彩,又減輕了教師的備課壓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2.勞動生產閉環體驗:即讓學生經歷勞動生產的全過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學校在農耕基地種植了大豆、小麥,校內的加工作坊讓學生見證一粒糧食如何變成豆腐、饅頭的全過程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基地收獲的蔬菜,在烹飪教室加工制作成相應菜品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面食課程中,學生在學校制作的面食,帶回家同家人一起享用,感受“家人團座,燈火可親”的美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智商、情商、財商并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真實勞動助力學生全面發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集體勞動對于健全學生的情感認知、豐富學生社會關系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。農耕、養殖類課程都需要學生一以貫之的堅持,使孩子們不僅擁有聰明的腦、靈巧的手,更浸潤了一顆顆溫暖的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同時,學生的財商也得到了培養。以農耕課程為例,土地承包到每個班級,班級自主確定種植的農作物,每個班級都有一本“收支臺賬”。從中深刻領會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”,感悟“勞動創造財富”“勞動贏得尊重”,理解“勤儉節約”“珍惜糧食”的內涵,同時對自己未來的財富管理、職業選擇建立初步的認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聲明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.凡本網所有原始文章及圖片、圖表的版權均屬食育網所有,如要轉載,需注明“信息來源:食育網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.凡本網“來源”處標記“×××××(非食育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聯系方式:電話? 18500193189(同微信);QQ? 311274218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食育網,匯總行業信息,獲悉行業動態和資源,實時了解中國食育發展動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:010-68869850  QQ:311274218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郵箱:media@foodmate.ne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北路160號玲瓏天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服:shiyuW413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